晨曦微露,阳光洒在青石板上
弄堂深处,升腾起袅袅炊烟
那是黄岩的味道,是时光的馈赠
是藏在街巷里的温柔
等待着你来探寻
在黄岩的大街小巷走一走
感受老巷的历史韵味
品尝黄岩美食~
黄岩古城,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,曾经街巷纵横交错,河网小桥密布。这里素有“三十六街,七十二巷”之说,用来形容这里古时候的热闹与繁华,每一条巷都有其独特的历史。尽管旧城的面貌已在岁月的推移中悄然改变,许多古老小巷已难觅踪迹,但“斗鸡巷”、“砚池巷”等老街巷,依然保留着往日的风韵与文化的气息。
,东起天长街,西至花园巷,短短百来米,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巷子的名字就很有意思,或许是因为当年这里盛行斗鸡,或许这里有过斗鸡的传说,至今没有确切的答案。
走进这条巷子,古老的台门、深深的院落,精致的盆栽与古朴的花架,仿佛让时光在这里放慢了脚步。
与斗鸡巷相邻,因巷边一口叫砚池的大池塘而得名。砚池周围有众多四合院及古建筑,环境幽深、古色古香,有“幽幽砚池巷,行走一圈两相忘”之说。
池水清澈,倒映着古老的四合院和青石铺就的街道,水面漂浮着铜钱草,墙头的花开得正艳,阳光洒在青砖黛瓦上,增添了几分诗意。
黄岩的街巷,不仅是历史的承载地
更是美食的天堂。
蛋清羊尾,因形状似羊尾而得名,主要原料是鸡蛋清、红豆沙和白糖。将蛋清打发至雪花状,红豆和白糖熬成豆沙,再加入猪板油,然后小火炸至金黄酥脆,蛋清包裹豆沙,外面裹一层糖粉。
轻轻咬上一口,绵软的口感与甜蜜的味道瞬间充满整个味蕾,仿佛回到了小时候那个无忧无虑的年代,甜美与温暖在心头蔓延。
小肠卷是黄岩卤味界的佼佼者,与鸡爪、鸡翅在同一锅中慢炖入味,香气扑鼻。
小肠卷软糯,配上鸡爪、鸡翅、鸭胗等卤味,口感偏辣,再加点醋,滋味丰富,每一口都带来对味蕾的冲击。
番薯圆是黄岩的传统小吃之一,经过油炸的番薯圆金黄透亮,外甜里糯,裹上糖浆与白芝麻,甜蜜的滋味让人一口接一口,停不下来,无论是冷吃还是热吃,都别有一番风味。荸荠圆则颗粒感十足,嚼起来脆脆的,带有淡淡的清香,因荸荠是季节作物,一般在12月至3月才有,所以趁现在快去尝尝吧。
这里的小笼包现包现蒸,肉馅厚实,一口咬下去,丰盈的汤汁瞬间涌出,蘸点米醋,味道更是无与伦比。
店里还有豆面碎、桂花汤圆、鸭脖、骨头汤等美食,在这里,无论是清晨还是深夜,都能找到属于你的温暖。
弄堂小吃店里的核桃调蛋堪称一绝。
蛋液细腻如丝,用传统“仙人烧”的方法烘烤,刚剥好的核桃与细腻的蛋液在滚滚红糖水里凝固成型。这一碗软脆并存的甜蜜,再加一屉扁食,是冬日黄岩美食记忆的温暖停驻。
老板每天下午两三点会挑选核桃,手工挑核桃衣,这道工序虽然繁琐,却至关重要,承载了老板对老味道的守护。
当食客们开启“隐藏菜单”,切菜声会在每一次点单后响起,一碗碗姜汤面的食材,都在下锅的几分钟前现切完成。
虾干、蘑菇、黄花菜、蛤蜊、青菜、鳗鱼干,配上姜片干熬煮的姜汁,现煮现吃,每一口都热气腾腾,足以驱散寒意,即便是最熟悉姜汤面的黄岩人,也能在这里吃出新鲜感。
黄岩人对汤的讲究,全都在这一锅鸭汤中。三四年的老鸭,配上老板的独门秘方,用小口砂锅没入水中熬制。
经过一天一夜的熬煮,鸭汤浑厚浓郁,香气四溢,煮好的面条浇上滚烫的鸭汁,喝上一口,仿佛喝下了整座城市的温情。
黄岩的街巷,如同一本
厚重的书,写满了烟火故事
这些街巷小吃,就是书中最美的篇章
它们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流淌
等待着你去发现,去品味
“食”来运转,好“巳”发生
黄岩街巷里的这一口
一定要去尝尝!
原标题:《“食”来运转!黄岩街巷里的这一口你一定要尝尝~》
阅读原文